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综合报道

【暑期游学境外篇】赶赴一场中西文化学习交流的盛宴

文章来源:校记者团 审核人:郑南阳 时间:2018/06/11 点击次数:
审核 郑南阳 视频

编者按:走进一个未知的国度,将自己放到不同文化的悬泉飞瀑之下,冲刷,他们没有破碎,反而更加坚劲,没被磨出尖锐的棱角,反而被打磨的如鹅卵石般愈加圆润。一呼一吸之间,他们无时不享受着被文化涤荡的快感。现在,就让我们沿着他们的回忆的线条,开启一场独特的文化交流盛宴。记者采访了12位暑期赴境外游学的同学,听他们的游学故事。


游学澳洲麦考瑞大学、莫纳什大学

Q:游学之前,你对这次的交流有什么期待吗?希望在这次活动中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杨亦琳:期待其实有很多。首先因为是学习。去麦考瑞和莫纳什两所名校参观学习,每个学校参观学习两周,参与不同的课程,感受中外差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英语运用能力。其次是生活,我期待以homestay的形式去近距离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当地人接触交流。我想去用心体会这种不一样带来的奇妙感受,是一件很有趣很酷的事情。再有就是风光,澳洲的自然环境出名的好,墨尔本和悉尼也有很多出名的经典,所以一定要去看一眼。

Q:如果让你用一个两个词来形容这次交流,你会选哪两个?为什么?

许宜芳:我觉得可以用“充实”和“幸福”来形容。因为在课程上商科对我来说有点难度,而且每科还需要在最后做一个英语演讲,从一开始的学习到准备演讲都需要耗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这种过程很辛苦但是却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记得在澳洲的第一次演讲,我和我搭档都很紧张,甚至牺牲了周日的自由活动时间去学校的图书馆准备演讲素材,我还记得那天早上我的住家听到我要周日去图书馆时的诧异的表情。演讲前我们还不断地在对稿,生怕说错了什么,最后这门课的成绩也没有让我们失望。

“幸福”的话是从整体上讲吧,从学习到生活,每天我都过得很快乐,不论是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的相处,还是在家里和住家的相处,都让我觉得内心很温暖,是足够幸运能够让我和他们相识。在悉尼的第一个周末,我的住家特地带我去吃了中餐,还买了白葡萄酒来庆祝“我到他们家一周纪念”,我记得那一天是满月,那天晚上的我就像在国内和家里人聚在一起一样幸福。

杨亦琳:我会选碰撞和欣喜吧。碰撞是两个国家不同达到文化、思想、小到生活习惯、教学模式带来的。欣喜是我看到更宽广的世界,看到另一个半球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轨迹,领略到澳大利亚日出日落下的自然风光,感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欢喜。

学生在莫纳什大学做结课演讲

  Q:这次游学中,体验到哪些与国内不同的学习方法?

杨亦琳:在课堂上,当地的大学更强调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强调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在其中更多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课堂中有很多presentation,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课下,我们参观了两所大学的图书馆。它们都有着面积很大的公共自习区以及研讨室,里面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在其中学习、讨论问题。

Q:交流过程中,有发生什么让你觉得意想不到或感到意外的事情吗?

杨亦琳:他们强调“个人发展”,会给个人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悉尼的住家跟我说她身边有挺多孩子上大学前没有喜欢的专业就去Gap一年周游世界或是参与其他实践,上了大学以后发现不喜欢也可以随时转专业,或者Gap,转向从事自己喜欢的。墨尔本的住家跟我说身边有很多人都周游过世界,他们的生活的重心绝不仅仅在所谓“成功的人生”,而是追求自己喜爱的,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这种生活的状态也不能说绝对的“好”或者“优越”。但是我从中感受到了一种“追求生活本真”的心态,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Q:这次游学中,你体会到当地最具文化特色的是什么?

杨亦琳:大洋路的十二门徒。它位于墨尔本海岸沿线,是一处奇岸怪壁,是突出在南太平洋海面上的12块砂岩石。它们静立在大海中,任由海浪翻滚。它们的背后是广阔的南太平洋,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样的组合有种莫名的宏伟感和沧桑感。在它们的面前,人类显得特别渺小。那时候我心中涌出一种莫名的感谢,感谢这片海,它在这里等了我千万年,终于让我有幸见到,让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Q:此次交流中,你有认识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吗?

许宜芳:在这次交流中,我在我们团队里找到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关系也很好,都还有保持联系。除了团队里的朋友,我还认识了一个同样是在澳洲学习的日本小姐姐,她是和我一起住在墨尔本的住家里,我们会一起做饭,一起洗碗,一起聊天,而且在最后离开的时候小姐姐还特地四点多起床,和住家一起送我到集合地点,最后等到我们的车开走了她才和住家一起回家,我能从玻璃里看到她一直在向我挥手道别,当时我内心是非常不舍的。



游学英国

Q:你觉得学校的学习氛围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文化传统吗?

LOK(英国牛津大学):作为世界顶尖名校,牛津大学的学生真的是很自觉也很拼。我们去的时候正逢假期,他们的考试都已经结束了。有一天晚上,时间已经很晚了,路过图书馆,还看到有不少学生在学习,当时真的深受激励,也想要马上翻开书本。

在课堂上,牛津大学的老师们上课前老师会提早打印好教案分发给我们,让我们能够提前预习,课堂上也很注重和学生的互动,时时关心我们的学习进程。

此外,牛津大学的老师会带我们参观学校和当地的许多文化景观,例如皇家宫殿、贵族庄园、侏罗纪海岸等。每次都提前为我们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及延伸开来的相关知识点发放给我们,在参观时也会很认真的给我们进行讲解,让我们看的是景观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情怀。

Q:在这次交流的过程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学习活动吗?

LOK(英国牛津大学):我们在牛津大学,会有自己的学伴,他们都是牛津大学的学生。我们一起学习,听了很多有意思的课。我们和学伴们每周都会在课室里开分享会,主题有文化、音乐等。有一次讨论的主题是美食,要求介绍不同口味的薯片和奶酪。那节课上,当地的同学们非常热情,每人都带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奶酪和薯片来。我们一起讨论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做法。从历史起源,到工艺制造,再到现代的各种食用方法等等,他们都进行详细的介绍。不同口味的奶酪背后,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实际上也蕴藏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听了之后大开眼界,也深受启发。

其实经过这一系列的讨论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并不是每次讨论的内容,而是,我从中意识到,其实学习不一定只能从书本和课堂中获取,我们的学习也不一定要局限在专业上。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机会。只要我们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认真地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哪怕就是最普通的奶酪薯片,我们也能在背后发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英国牛津大学

Q:你觉得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罗敏玲 (英国伯恩茅斯艺术大学):在伯恩茅斯,老师们很尊重“艺术自由”这一原则。他们认为每个学生都值得栽培而且都具有无限创造力。每一次完成作品的机会都是学生自由发挥,发掘自己潜能的时候。所以上课时,只要是关于艺术的话题,无论我们的观点同老师有多大的偏差,老师也从不会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在我们身上,反而会鼓励我们自由思考,这点让我很印象深刻。

课上,我们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it is very good!”每次,都是先肯定,然后才在你原来想法的基础上给予修改的意见,让你做得更好。每次课堂作业之前,老师都会进行详细的讲解,。但我有时就是无法理解老师的意思甚至朝着完全相反的方向去创作,于是乎常常做出极差的作品。很多时候,我都羞于面对自己的作品,内心也因此而很沮丧。每当老师走近我的位置时,我都会尽量避开他的目光,有时都恨不得把自己的作品塞到桌子底下藏起来,很害怕会被指责和批评。但是老师却从来没有因为我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而责怪我,反而很鼓励让我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进行下去,这让我对自己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实际上,这也让我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得到了发散。所以慢慢地,我反而会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这对我的艺术创作的确是有很大帮助的。

英国伯恩茅斯艺术大学


游学加拿大

Q:这次游学,什么课对你触动对大

陈柏岐(圣玛丽大学):我们在圣玛丽大学里学的主要是文化与历史和学术英语两门课程。课程安排一般上午是听讲座,下午就上学术英语,也就是EAP。讲座的形式和主题丰富多样,都是介绍加国文化或者西方的历史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是关于地质学的一个讲座,教授把我们带到了实验室里,让我们亲自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晶石,还让我们吃土,是真正的吃土。我也具体记不清楚是什么味道了,只记得入口即化,吃起来感觉有点凉凉的。还有一次是,我们去了一个文化体验中心,了解了当地的几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其实,我觉得我学到的主要不是当地的文化,而是他们做研究,学习的方法。老师和教授都很积极地鼓励我们去实践,去上台发言,就比如那位教授让我们吃点土。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了,才对这件事有更深的了解,也会比只看不做更有收获。

Q:在这次交流的过程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学习活动吗?

陈柏岐(圣玛丽大学):在上法国大革命这个讲座的前一天,老师宣布明天要扮演法国大革命中不同的角色,还给每一个学生都安排了一个身份,这些身份都是大革命中真实存在的人,有国王、有雅各宾派、有底层农民、还有王公贵族等等,并且老师还给每人一个档案袋,里面是要扮演的角色的身份地位、生平事迹、详细资料、目的等,这让我们都对明天的角色扮演有一丝期待和紧张。

第二天,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都来了,这让我们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我扮演的人物是雅各宾派的,任务是煽动群众,推翻路易十六的统治。角色扮演的教室是在一个阶梯的环形的教室,像极了议会。每个派别都要派代表发言,阐述自己的思想和目的,我们“雅各宾派”的各位没人敢上,最后把我推上了讲台,然而我当时也太紧张,没说多少点就下台了。接着轮到国王发言,正当我以为我们要输的时候,在后面坐着的“贫民”们就“暴动”起来了,一边喊“要自由、要食物”一边拍桌子、扔帽子,我们都被他们真实的出演给逗笑了,这也给了我们机会反击,最后我们在与国王的据理力争中获得了胜利。这次的讲座又是一次实践教学的例子,我们不仅了解到法国大革命,而且还“亲自参与”到了其中。

加拿大圣玛丽大学

Q:你觉得这次交流的地方,有什么是让你最留恋的呢?

林思颖(圣玛丽大学):我觉得最让我留恋的是整个哈利法克斯的城市氛围。哈利法克斯是一个小城,整个的生活节奏比较慢,置身于这座城市的感觉,就像午后三点,坐在咖啡馆里最靠窗边,被柔和阳光笼罩的位置,品着咖啡,看着外面那只懒在瓷砖上伸懒腰的猫的那种温暖闲适而不失优雅的感觉。

在这样的平和的环境里,人可能会有一点点懒散,但其实思维偶尔的放空,正让我们有了更多天马行空的思考机会。在这些放空时间里,有时思维会绽放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很多惊世之作很多时候正是萌发于这些思维放空的瞬间。而且,被这样环境温养着,人们也都养出了一个温暖热情的好性子。比如说,哈斯法克人们上下公交车时,都会养成习惯会跟司机说谢谢。平时在路上,车子看到有行人过。也都会让行人先过。互不相识的人偶尔有了眼神交错,你也常能收获到对方一个真诚的微笑和亲切的问候。点点滴滴,都让你觉得,整个小城里充满了安宁和善意。大城有大城的金碧辉煌,小城有小城的安宁温暖。生活在繁华都市里,我觉得我们不妨偶尔学学哈利法克斯人的生活态度,这大概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有所提高吧。

Q:你觉得在你这游学中学到的东西,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吗?在哪方面成长的最多?

陈柏岐(圣玛丽大学):我觉得最大的帮助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理解很多事情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处理各种问题时更加稳重了,在国外,很多时候你都要独自面对各种问题,比如有次我们宿舍的淋浴花洒坏了,不得不下去报修,这时候即使你英语再不好,也只能硬着头皮和大堂的工作人员交流,幸好最后我还是靠着一边说一边比划顺利地完成了。这种经历能让你迅速成长起来。

 

Q:你对想要去境外游学的师弟师妹有怎样的建议呢?

许宜芳(澳洲麦卡瑞&莫纳什):我知道有的师弟师妹会在去澳洲之前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其实不用太担心,因为我也是从一开始的不知道怎么开口到最后能够流利地交流,只要你有勇气开口说,不管你说的对还是不对都是一个进步,之前当我的口语有说错的时候住家也会纠正我,下次我就不会再犯了。还有一个就是和外国人相处并不麻烦,中国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害羞,不大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就是试着放开自己,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的感受直接地说出来,外国人都会理解,在homestay的时候可以主动帮住家做点事,帮忙打打下手,你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其实从这些小事中你也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东西。希望师弟师妹们都能够在新的一年小学期中收获到自己想要的。

林思颖(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前端时间开过2018年假期去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的那个宣讲会,我也作为代表发言的人去跟他们提了一下。其实不用太管之前的师兄师姐是怎么感受的,因为这个他个人的一个想法是你去那里尽情享受。然后就是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要珍惜好在那里的每一天,因为毕竟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吗,这是你一下子就过去了,你会感觉到。然后就好好珍惜在那里的生活吧,然后去真的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

     

赵舒毅于英国游学期间拍摄 《我眼中的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


记者:黄楚苓 姜艺萌 陈嘉慧 杨琳 谢月依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蔡旻俊

上一篇:【北师大新闻转载】程建平:高等教育40年 从精英化到大众化
下一篇: 【交换生系列报道之葡萄牙篇】陈嘉惠:我和北师大的美好约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