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钰
我是张博钰,北师大珠海分校2012届不动产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校友。本科毕业后,选择赴美深造,2014年5月在波士顿大学拿到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学位。同年9月回国,并入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至今,目前在城乡统筹规划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
“我在BNUZ的日子”
转眼已经离开母校七年了,但在BNUZ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充实最精彩最充满激情的一段时光。直到现在我依然常常会以那段时间的自己为榜样激励现在的我,要不忘初心,积极努力,继续拼搏。
最难忘的经历应该是备考GRE、托福,准备出国,那些泡图书馆的日子,我和几个国际金融专业的同学每天图书馆一开门就去学习,晚上闭馆才走,起早贪黑,风雨无阻。为了保持体力,图书馆闭馆后,几乎每天都会去风雨操场慢跑十圈儿才回宿舍。我们像战友一样,通宵排队占柜子,相互鼓励,并肩作战,后来都纷纷申请到了美国的学校,先后到上海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大学生活最感恩的就是老师,每一位老师都给予我不同方面的影响。我从刚入校就确定了要出国读研,很早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兴趣方向,以及思考未来深造读什么专业之类的问题,于是我会主动找机会跟各位老师请教。孙炜老师常常会跟我们分享她当年只身一人在德国留学的经历,她刻苦奋斗的故事给我莫大的鼓舞,同时她在德国的生活经历也让我对留学生活更加向往,很感激孙老师的谆谆教导,您不仅给我打开了经济学的大门,更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为留学目标的奋斗更有动力。
胡嘉骢老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比较严格也非常精彩,当时的我们最喜欢上机操作,但最怕骢哥随堂抽查。可是当时的我怎么会知道,GIS简直就是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甚至是看家本领。值得一提的是,由胡老师指导我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感激胡老师当年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授和课后耐心细致的指导,为我为日后的深造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美丽大方颇具人格魅力的白雪老师也对我有很深的影响,她的课堂轻松幽默内容广博,我很崇拜她的才华,很喜欢课后找她聊天,我常常会纠结于日后发展方向之类的问题,白老师总是告诫我,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去放松去看电影,要学会好好生活,才能更好的奋斗。直到现在每当我工作紧张为前途忧愁的时候,都会想起跟白老师一起坐在校园石墩上的那些对话,然后不由得会放松下来,很感激白老师的教导和宽慰。
“我在大学时的职业规划”
我记得当年学校要求每个同学写一份职业发展规划报告。我当时写的是毕业后先在公司工作,然后回学校当老师,把自己得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给年轻人,可能是受到当时很多兼职老师的经历的影响吧。
大学时候的职业规划可以说是一份初心和梦想,今后工作的选择是由专业、机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有可能工作环境受限或者发展不理想,但是回头看看最初的梦想,还是可以不忘初心,慢慢找回自己,重新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步入职场后的感悟”
工作之后,我认为有个好的心态成了最可贵的品格,离开乌托邦式的象牙塔,社会很复杂、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这个时候,并不像是学校里一样,只要努力就有好成绩,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的节奏,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奋斗,我们更要学会摆正心态,接纳自己,减少焦虑,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另外,保持学习才能跟上需求,学校毕业是课堂学习的结束,但职场才是社会学习的开始,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和适应,包括专业技能、人际交往等方面,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才能跟得上职业发展的要求。最后,健康快乐是一切的根基和起点,生活上,得有自己的爱好,坚持锻炼,才能保持身心愉悦,在工作中展现更好的思维状态和精神状态。
“我们那届的BNUZer”
我认为我们BNUZ的学生普遍具有国际化视野,我们的毕业生出国出境深造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去往香港以及澳洲、英国、美国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我们的校友综合素质很高,除学业上勤奋努力以外,进入社会以后表现出积极上进、自信大方,后劲十足。
首先我们学校有很多专业与国外院校直接有合作,在我们的意识里,去港澳甚至海外留学都并不遥远,只要努力准备,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另外,学校开放化办学,给学生非常全面的发展空间,有些同学甚至本科期间就创业、参加校外兼职、参加全国比赛、自主发展兴趣特长,造就了毕业生的发展非常多元化,并非全部人都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行行出状元”,在其他特长上得以发挥的,一样有精彩的未来。
“我眼中的成功与幸福”
工作中,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并能从中收获成就感;生活上,能有人爱与被爱,知己陪伴,家庭和睦,亲人健康,就是我眼中的幸福。
家庭和美和事业顺利同等重要。家庭和美是一切的基础,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美的家庭生活就是能量补给站,充满电的我们才有更充沛的精力努力工作;事业顺利是家庭和美的保障,事业上的成就感,可以将积极的情绪带入生活,同时蒸蒸日上的事业也能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读天下文章、交天下朋友、看天下风景”,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在读的师弟师妹们,本科阶段正是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多看多听多思考,拓展自己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毕业之后想直接工作的同学,我建议利用假期,尝试参加不同类型的实习工作,切身体会是否喜欢那样的工作氛围,是否适应那样的工作节奏,为以后的择业做些准备。
社会人”和“在校生”还是两个差别很大的角色,离开象牙塔之后,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各种差距,也要有足够的信心去挑战各种难题。在生活中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会很有助于解压,并且很多时候也是小确幸的来源。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脚踏实地的去完成工作,你所梦想的终会实现。
“我想对母校说”
感谢母校给我这个接受采访的机会,让我在离校七年之际,有机会停下来,仔细回忆过往,认真感悟当下。再次感谢母校国际化的氛围和开放的办学模式,让我有一段非常丰富且精彩的大学生活,也为日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最后感谢母校优美环境的滋养,感谢亲爱的恩师们的培育,造就了今天的我。母校就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每每回想起她,都会倍感亲切,重燃斗志。我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常回去看看,祝愿母校越来越好!
林秋婵
我是2013届法律与行政学院法学二班的林秋婵,毕业先后入职公司和律所,现就职于广东深万鸿律师事务所,入行6年,主要从事民商事方面法律工作。
“我在BNUZ的日子”
在北师珠,最难忘的是在法律诊所和调解中心的经历,记忆最深刻的是在法律诊所每周的课程学习、外出法律援助和在调解中心的每一次实践。这段经历让我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得以在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期间,就拥有非常难得的实践机会,实践过程中对专业和社会人文各方面都有较多了解。
诊所课程学习任务永远都是艰巨的,课程老师都是严厉严格,而无论课堂内外,老师们对于我们的疑惑和不解都是耐心讲解甚至不厌其烦的讲解,诊所老师认为有心人终能成事,希望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记得自己是法诊人并做个靠谱的法诊人,法诊是个有情怀有追求有梦想的地方。
调解中心在接到校内各种类型的调解工作后,都是采取由学生为主、老师辅助的方式完成调解工作,学校和学院大力提供实践机会给我们,而每一次完成调解,那都是最幸福的时光,当时与老师们共同调解校园学生纠纷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有人认为这些经历比较辛苦,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不用吃生活的苦了,总是少了些磨练和经历,这些经历都是我们美妙而难得的经历。以上经历对我之后工作也起到非常大的基础作用,甚至是某些梦想的萌芽,也是自我挖掘优势的机会、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
最难忘的是诊所的老师们,无私奉献,循循教诲。感谢老师们十年来的坚持不懈才有法律诊所的今天,一个项目的设立很简单,而做成并坚持做好太不容易,感恩老师们的初心依旧,才让学生们有机会得到如此难得的机会,感恩我也初心依旧,一直谨记要做个靠谱的法诊人。
“我在大学时的职业规划”
在学校时,我主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了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当时的部分规划并不在其中,生活无法处处被规划,这也是生活的惊喜。
我一直有做规划和计划的习惯,小学开始养成习惯,大学时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方向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勉励自己努力完成计划。
大学期间职业规划进行相对顺利,规划从大二开始进行司法实践,陆续参加校内法律诊所和调解中心的学习和工作以获得实践经验;毕业前在检察院和法院进行短期实习以获得对律师以外法律工作的了解;毕业前通过司法考试,这点让毕业后就职的工作方向基本确定和稳定;毕业前在公司工作了半年以了解公司基本构成和运作。毕业后正式入行,就开始了行业规划。
所有的规划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应对变化和做出取舍,当情况出现变化的时候能够对轻重缓急做出判断并做出最优决定。在校做规划我认为可以多与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做一些沟通,规划毕竟是一个操盘手,是建立在对自我和其他客观因素具备充分认知的前提下做出,而前辈可以对我们在校生的个人情况和各方面因素做出一个相对成熟或者维度更好的认识,这一部分认识是一种见识和经验,在校生不妨参考。
“步入职场后的感悟”
感受最深的是入行初期的那段经历。以前总听前辈们提及律师行业的不容易,我认为,年轻人需要静下心稳打稳扎学习,同时应该密切关注社会和行业发展,并学习解决时间成本问题等各项工作技术。当然,法律行业的经验主义要尊重,但年轻人应当重视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2013年时候,法律人对大数据模式及法律技术学习重要性的认知远不如当下,当时我就愿意把我百分之六十的收入都投入到学习中,刚毕业那会我已经在了解和学习大数据法律,而且尝到了大数据带来的方便快捷,并将此学习成果分享给同事朋友,得以提高团队合作效率。这转眼三五年,就到了全民大数据的时代了。
“我们那届的BNUZer”
我们那一届毕业生,非常敢闯,但脚踏实地。学校丰富的校园生活(包括举办各式各样考验实力的比赛和培训)都在引导和鼓励我们多想多做,鼓励多样化,鼓励拼搏,鼓励尝新,鼓励失败,鼓励走出去看看。在校期间很多资源和条件都非常好的同学愿意追求更高的发展,敢而不妄,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们那一届的特点。
“我眼中的成功与幸福”
成功在我看来都是相对的,或者说都是在某一方面的成功,成功也意味着某一方面失败或者不尽人意。一个人在事业、家庭、交际等等任何一个方面的突出都是成功。关于幸福,我认为生活在和平、竞争的这个年代本身就是幸福的,时代给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土壤本身就是幸福。对我而言,幸福是能够相对自由支配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或者喜欢做的事,能够静心去经历和感悟这个世界日夜转瞬的变化,工作的时候认真投入,休息的时候能够身心放松享受家庭带来的欣悦和美,这都幸福无比。
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美在我心中占比非常之重,家是所有家人的港湾,家庭和美为我们提供一个身心舒展的环境,我们都希望家庭有能力解决家庭的问题、创造和维护家庭的幸福,同时,家的和美可以为在外工作的我们提供能量和温暖,纵然在外辛苦而回家是一种永远的期盼。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珍惜在校四年的学习时光,静心学习和实践,四年可以做太多的事,得到太多的成长。建议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包括深造学习规划,不规划的时间是如何消逝的日后想都想不起来。当然,规划以后应当具备高效执行力,这种执行力也是工作能力的重大体现之一。
如何追求幸福,一步一个脚印追求工作的上进,同时关爱家人,能够给予是一种幸福,希望生活平淡而不乏趣味,做个有趣的人。
“我想对母校说”
母校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感恩母校的关爱。
刘骏彬
我是刘骏彬,2013届工商管理(特许经营方向)毕业生,2013届十佳毕业生,曾获“2012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事迹被人民网、中国大学生网报道;曾获国家奖学金、专业特等奖学金等奖项多次;潜心学术,两度获学术奖学金,公开发表论文14篇(2篇双核心),论文曾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曾任院学生会主席等职,三次获校级社会工作奖学金,是校级社会服务青年标兵、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团员。目前任职于知名国企、香港上市企业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00123.HK)。
“我在BNUZ的日子”
在大学期间,最难忘的经历有两个,一是坚持学术研究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二是在学生工作的平台上有了较为完美的收获。
关于学术研究,大一寒假前,学校提倡同学们利用假期多做社会调研,为此,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利用假期回家期间,走访政府、企业、消费者,积累调研素材并提炼观点。寒假结束后回学校,当时又是军训,早上5点多起床,晚上10点多回到宿舍,军训期间又感冒了,但还是坚持继续整理报告,而且同时在备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最终凭着意志力,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上完成了两份各一万多字的社会调研报告。报告不仅在学校里获奖,更是从报告中提炼观点往期刊杂志投稿,大一的时候就公开发表了论文,后续大学期间一共发表了14篇,部分论文更是成为相关行业思考市场改革的引用文献。现在的我,都还特别感谢这段经历,正是因为有了对学术研究的追逐,让我逐渐形成了较强的逻辑思维,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学生工作,大一加入院学生会学习部,大二作为学习部部长,大三作为学生会主席,三年的学生工作历练,让我体验了从干事,到带团队,再到带一个学生组织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让我收获满满的友谊和青春,更为难忘的是通过学生会的平台,让我在活动组织、沟通协调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后来在工作岗位上,也正是因为有这段经历和锻炼,让我能够更快更好地上手和做好工作。
大学期间,特别感谢学院的老师们,包括王学思院长、范大良老师、侯吉建老师、肖永添老师、陆剑宝老师、熊科老师、赵宇老师、于雯老师、曾军老师等等。因为做学生工作和爱好写论文的原因,和老师们都特别熟,也很聊得来,亦师亦友,现在也很多老师还经常保持联系,而我毕业后也保持每年回一趟学校看看,有时候是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交流会,有时候是去看看老师和在珠海的同学。想说的话是,希望老师们都能够健健康康,笑口常开,事事顺顺利利。
“我在大学时的职业规划”
大学我觉得大一至大三是不同的三个阶段,大一是刚进入大学,一切都是新鲜的事物,多尝试多体验,从中逐步去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大二则是另一个阶段,通过大一的摸索,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之后,借用大学的平台,有针对性的去培养自己的优势与能力;到了大三,对自己的优势能力会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时候要主动去与社会接轨,找出自己在大学的锻炼,与社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这二者之间的差距,然后补短板,让自己的能力更有职场的适用性;到了大四,在职场实习中好好表现自己。
“步入职场后的感悟”
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一是一定要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业务开始学起,不怕苦不怕累,改变大学的学生气,做一个职场人,不要过于好高骛远;二是一定要学会适应职场,不要等着职场去适应你,尽量克服工作岗位上的不适应,因为一个人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肯定需要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比较强;三是品行很重要,在职场上做一个有品德的人,年轻人不过于计较个人得失,相信领导永远喜欢有修养,能做事的人。
“我们那届的BNUZer”
大学的“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只是课本和课堂上的学习,更包括在社会实践中的学习。我觉得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北师珠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善、活跃的学生自我发展平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平台和学校在这方面的引导,我们那一届的学生在社交能力、活动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很多都是佼佼者,而这种能力也非常有助于我们更快适应职场,并发光发热。
“我眼中的成功与幸福”
工作和生活永远是分不开的。一个对生活有追求有品味的人,对工作的质量要求也不会放低,而且彼此之间也是相辅相成。成功不仅是工作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工作只是你人生价值的一部分,一个人的修养、格局、品行,也是决定你是否过得成功,你的人生是否有价值的关键。
作为年轻人,工作是你的重中之重,但不是全部和唯一。事业顺利的同时,有三两挚友闲时可以谈天说地,传统节日的时候能家人团聚,和自己爱的人去想去的地方,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追求,成功和幸福不需要事业轰轰烈烈,不一定是金山银山,但你的人生能够不断创造价值,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感受自己的诗和远方,过得多彩和有品味,也许更有意义。而你有更多阅历,反过来对你思考工作,也会有不一样的高度和格局,因此也是相互促进的。成功和幸福就是让自己过得快乐。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更多的学习和工作的建议,上面已经说了。这里想讲一点寄语,毕业之后,我们从北师珠走出去的学生,每一位都是学校的名片,大家的言行举止,别人都会联想到学校的培养和对学校的评价,所以大家要用一颗感恩的心,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在职场上、社会上严格要求自己,让身边的人通过你的表现和为人,更加认可我们的母校。母校有了更高的评价,我们在社会上也会更加自豪和有底气。
“我想对母校说”
毕业后也是工作压力很大,现在也处于事业上努力拼搏的关键时期,但我每年都会回一趟北师珠,去走走看看,因为回到学校,能让我想起最初的梦想,重新燃烧我的激情,勉励我不忘初心。感谢北师珠,希望母校越来越好,永远是我们毕业学子的避风港和归属地,希望能不时听到母校的好消息!
图文信息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