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以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实施意见》指出,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的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时有发生的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严重破坏了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造成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实施意见》要求,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和查处警示并重,建立并完善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通过专项教育治理行动,迅速建立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并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的“三落实”、“三公开”。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把教育作为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并把教师队伍的学风建设作为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的实施重点,加强教师的科研诚信教育。要切实改进评价考核导向,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要加强科学研究的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施意见》还就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则和方式、强化全方位监督和约束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并规定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在本单位网站上开辟学风建设专栏,公布学风建设年度报告,公开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结果。各主管部门和部属高校要按照《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并报教育部备案。
|